4.1 “戒”的緣起
若要了解在歷史悠久的佛教裡,為什麼會有“戒”(戒律)的出現,應追溯至二千五百年前,世尊釋迦牟尼佛於拘尸那城,婆羅雙樹下行將入涅槃之際,當時阿難尊者問世尊:“佛入涅槃,當以何為師?”根據《大般涅槃經》上的記載:“爾時如來告阿難言,汝勿見我入般涅槃,便謂正法於此永絕。何以故?我昔為諸比丘,制戒波羅提木叉,及餘所說種種妙法,此即便是汝等大師,如我在世,無有異也。”
又,《佛遺教經》:“汝等比丘,於我滅後,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,如闇遇明、貧人得寶,當知此則是汝大師,若我住世無異此也。”經文中提到的“波羅提木叉”之句,意譯為:“戒”,是正順解脫之本,處處解脫、別別解脫之義。此經的全名稱為《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》,是佛陀臨入涅槃之前,對弟子眾等作最後的一次的說法和教誡,亦是後來被引用成為佛教的經典術語:“以‘戒’為師”之緣起。
在佛教的教義裡來說,“戒”就是一條朝向解脫之路,雖然世尊早已入涅槃聖境,但學佛者若能依循著世尊所教導的正順解脱義(戒義)、及餘所說種種妙法而修,亦等同身心常隨如來的正念而住。如以上經典裡所言:“當知此則是汝大師,若我住世無異此也。”而從“戒”所衍生出來的律法,皆統稱之為“戒律”。
4.2 為什麼要有“戒”?
蓮生活佛在書中如是說:“‘戒’者,出善滅惡的基本,超凡入聖之種子。唯有受持如來聖戒,能為生死事大勤求真道,必能證得菩薩道。”
戒如明日月、亦如瓔珞珠,
微塵菩薩眾、由是成正覺,
眾生受佛戒、即入諸佛位,
位同大覺已、真是諸佛子。
《大乘義章》亦云:“言尸羅者,此名清涼,亦名為戒。三業炎非,焚燒行人,事等如燒,戒能防息,故名清涼,清涼之名,正翻彼也,以能防禁,故名為戒。”顧名思義之,“戒律”,就是防止佛教徒邪非之法律也。
“戒律”,又有四相之分別:
戒法 —— 是如來所制定的律法。
戒體 —— 領納戒法於心,生防非止惡之功德。
戒行 —— 隨著戒體而如法動作是戒行也。
戒相 —— 其行止的差別,戒有五戒、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等等。
由此,我們即可明白:“戒律”的功用,正是防非止惡的功德。蓮生活佛認為其功用有三:
(一)遠離一切邪惡非法。
(二)攝善聚福證悟如來。
(三)利樂一切有情。
從以上的述說可以看到,“戒律”就是學佛修行的基礎和規範,這些法規皆由戒德所演化,依照著“規矩能成方圓”的道理,促使佛弟子一心專注於持戒清修,以嚴守“戒律”來約束散漫放逸的心性,如實知見無明惡習的根源,而生出厭離之心,猶似荷蓮出淤泥而不染,遠離俗世的妄想和習性,身心就會較容易進入三無漏學中的第二階段:禪定。所以,對初學佛者來說,“守戒”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。
而在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裡,賢首菩薩在回答文殊菩薩,了達深義淨德的提問時,曾提到諸佛對持“戒”的讚歎,當可知其無比殊勝之處:
若信恭敬一切佛,則持淨戒順正教;
若持淨戒順正教,諸佛賢聖所讚歎;
戒是無上菩提本,應當具足持淨戒;
若能具足持淨戒,一切如來所讚歎。
《六度集經》曰:“具戒行者,心無穢濁,內外清潔。凡人猶瓦石,具戒高行者,若明月珠也。瓦石滿四天下,猶不如真珠一矣。”意思就是說,學佛者藉著“持戒”,從中去除世間的無明妄執,猶如明珠離垢得淨,認取本自清淨的佛性;藉由“持戒”的途徑,釐清世間裡聖、俗二諦的界線,然後循著聖諦的方向而行,直至最終離欲得以解脱。
蓮生活佛在《如來的哲思》一書中,亦如此地清晰闡述:“只要是佛教徒,不管是顯教、密教,都知道要‘持戒’,都要學習三無漏學,即是‘戒、定、慧’。佛教戒律很多,從五戒、八戒、十戒、菩薩戒、二百五十條戒等等。密教尚有尊敬根本上師的事師法五十頌,還有密教根本十四大戒,及‘戒禁取見’、‘別解脫戒’、‘性戒’等等。佛弟子要常以戒為師,因為‘持戒’就是成就的根本。”又,“不守戒律,如何能令人天起信?不守戒律,違背聖道,隨順凡情,不能脫生死關,斷輪迴路”。凡此種種足以可見:“戒”,就是佛弟子在學佛歷程上的指導方針,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性。
思考題:
1. 為什麼說“戒”是學佛者在修行上的基礎和方針?
2. 試闡釋“戒”是怎樣的重要?
3. 綜合你自己的情況,說說該如何保持對持戒的重視態度?
參考文獻
〈036 本宗弟子要奉法持戒〉,收入《067 皈依者的心聲》,取自:真佛般若藏,https://reader.tbboyeh.org/#/mybook?id=137&bookmark=c036(2020年3月6日)。
《大般涅槃經》第3卷/卷上,取自:CEBTA 漢文大藏經,http://tripitaka.cbeta.org/T01n0007_003(2020年3月6日)。
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卷第六〈賢首菩薩品第八之一〉,取自:CEBTA 漢文大藏經,http://tripitaka.cbeta.org/T09n0278_006(2020年3月6日)。
《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》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,取自:CEBTA 漢文大藏經,https://tripitaka.cbeta.org/T12n0389_001(2020年3月6日)。
《六度集經》卷第三〈布施度無極經 第17章〉,取自:CEBTA 漢文大藏經,http://tripitaka.cbeta.org/T03n0152_003(2020年3月6日)。
盧勝彥〈006 戒律儀軌〉,收入《081 真佛儀軌經》,取自:真佛般若藏,https://reader.tbboyeh.org/#/mybook?id=181&bookmark=c006(2020年3月6日)。
盧勝彥〈013 持戒〉,收入《154 智慧的光環》,取自:真佛般若藏,https://reader.tbboyeh.org/#/mybook?id=354&bookmark=c013(2020年3月6日)。
盧勝彥〈027 為什麼要守戒?〉,收入《117 一念飛過星空》, 取自:真佛般若藏,https://reader.tbboyeh.org/#/mybook?id=267&bookmark=c027(2020年3月6日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