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罗万象的佛学

第一章 佛学基本词汇

第四节 为什么要有“戒”?



4.1  “戒”的缘起

若要了解在历史悠久的佛教里,为什么会有“戒”(戒律)的出现,应追溯至二千五百年前,世尊释迦牟尼佛于拘尸那城,婆罗双树下行将入涅盘之际,当时阿难尊者问世尊:“佛入涅盘,当以何为师”根据《大般涅盘经》上的记载:“尔时如来告阿难言,汝勿见我入般涅盘,便谓正法于此永绝。何以故我昔为诸比丘,制戒波罗提木叉,及余所说种种妙法,此即便是汝等大师,如我在世,无有异也。”

 

又,《佛遗教经》:“汝等比丘,于我灭后,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,如闇遇明、贫人得宝,当知此则是汝大师,若我住世无异此也。”经文中提到的“波罗提木叉”之句,意译为:“戒”,是正顺解脱之本,处处解脱、别别解脱之义。此经的全名称为《佛垂般涅盘略说教诫经》,是佛陀临入涅盘之前,对弟子众等作最后的一次的说法和教诫,亦是后来被引用成为佛教的经典术语:“以‘戒’为师”之缘起。

 

在佛教的教义里来说,“戒”就是一条朝向解脱之路,虽然世尊早已入涅盘圣境,但学佛者若能依循着世尊所教导的正顺解脱义(戒义),及余所说种种妙法而修,亦等同身心常随如来的正念而住。如以上经典里所言:“当知此则是汝大师,若我住世无异此也。”而从“戒”所衍生出来的律法,皆统称之为“戒律”。

 

4.2  为什么要有“戒”

莲生活佛在书中如是说:“‘戒’者,出善灭恶的基本,超凡入圣之种子。唯有受持如来圣戒,能为生死事大勤求真道,必能证得菩萨道。”

 

戒如明日月、亦如璎珞珠,

微尘菩萨众、由是成正觉,

众生受佛戒、即入诸佛位,

位同大觉已、真是诸佛子。

《大乘义章》亦云:“言尸罗者,此名清凉,亦名为戒。三业炎非,焚烧行人,事等如烧,戒能防息,故名清凉,清凉之名,正翻彼也,以能防禁,故名为戒。”顾名思义之,“戒律”,就是防止佛教徒邪非之法律也。

 

“戒律”,又有四相之分别:

戒法 —— 是如来所制定的律法。

戒体 —— 领纳戒法于心,生防非止恶之功德。

戒行 —— 随着戒体而如法动作是戒行也。

戒相 —— 其行止的差别,戒有五戒、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等等。

 

由此,我们即可明白:“戒律”的功用,正是防非止恶的功德。莲生活佛认为其功用有三:

(一)远离一切邪恶非法。

(二)摄善聚福证悟如来。

(三)利乐一切有情。

 

从以上的述说可以看到,“戒律”就是学佛修行的基础和规范,这些法规皆由戒德所演化,依照着“规矩能成方圆”的道理,促使佛弟子一心专注于持戒清修,以严守“戒律”来约束散漫放逸的心性,如实知见无明恶习的根源,而生出厌离之心,犹似荷莲出淤泥而不染,远离俗世的妄想和习性,身心就会较容易进入三无漏学中的第二阶段:禅定。所以,对初学佛者来说,“守戒”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。

 

而在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里,贤首菩萨在回答文殊菩萨,了达深义净德的提问时,曾提到诸佛对持“戒”的赞叹,当可知其无比殊胜之处:

 

若信恭敬一切佛,则持净戒顺正教;

若持净戒顺正教,诸佛贤圣所赞叹;

戒是无上菩提本,应当具足持净戒;

若能具足持净戒,一切如来所赞叹。 

 

《六度集经》曰:“具戒行者,心无秽浊,内外清洁。凡人犹瓦石,具戒高行者,若明月珠也。瓦石满四天下,犹不如真珠一矣。”意思就是说,学佛者借着“持戒”,从中去除世间的无明妄执,犹如明珠离垢得净,认取本自清净的佛性;藉由“持戒”的途径,厘清世间里圣、俗二谛的界线,然后循着圣谛的方向而行,直至最终离欲得以解脱。

 

莲生活佛在《如来的哲思》一书中,亦如此地清晰阐述:“只要是佛教徒,不管是显教、密教,都知道要‘持戒’,都要学习三无漏学,即是‘戒、定、慧’。佛教戒律很多,从五戒、八戒、十戒、菩萨戒、二百五十条戒等等。密教尚有尊敬根本上师的事师法五十颂,还有密教根本十四大戒,及‘戒禁取见’、‘别解脱戒’、‘性戒’等等。佛弟子要常以戒为师,因为‘持戒’就是成就的根本。”又,“不守戒律,如何能令人天起信不守戒律,违背圣道,随顺凡情,不能脱生死关,断轮回路”。凡此种种足以可见:“戒”,就是佛弟子在学佛历程上的指导方针,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性。

 

 

思考题:

1.     为什么说“戒”是学佛者在修行上的基础和方针

2.     试阐释“戒”是怎样的重要

3.     综合你自己的情况,说说该如何保持对持戒的重视态度 

  

参考文献

036 本宗弟子要奉法持戒〉,收入《067 皈依者的心声》,取自:真佛般若藏,https://reader.tbboyeh.org/#/mybook?id=137&bookmark=c036202036日)。

 

《大般涅盘经》第3卷/卷上,取自:CEBTA 汉文大藏经,http://tripitaka.cbeta.org/T01n0007_003202036日)。

 

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卷第六〈贤首菩萨品第八之一〉,取自:CEBTA 汉文大藏经,http://tripitaka.cbeta.org/T09n0278_006202036日)。

 

佛垂般涅盘略说教诫经》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,取自:CEBTA 汉文大藏经,https://tripitaka.cbeta.org/T12n0389_001202036日)。

 

《六度集经》卷第三〈布施度无极经  第17章〉,取自:CEBTA 汉文大藏经,http://tripitaka.cbeta.org/T03n0152_003202036日)。

 

卢胜彦〈006 戒律仪轨〉,收入《081 真佛仪轨经》,取自:真佛般若藏,https://reader.tbboyeh.org/#/mybook?id=181&bookmark=c006202036日)。

 

卢胜彦〈013 持戒〉,收入《154 智慧的光环》,取自:真佛般若藏,https://reader.tbboyeh.org/#/mybook?id=354&bookmark=c013202036日)。

 

卢胜彦〈027 为什么要守戒〉,收入《117  一念飞过星空》, 取自:真佛般若藏,https://reader.tbboyeh.org/#/mybook?id=267&bookmark=c027202036日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