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礼仪
第三章 临终者需知
第三节 行者平时修行生活中应准备哪些往生的功课
3.1 如何为“往生”作准备
行者(念佛者)在平时的修行生活里,应该怎样为将来的“往生”做好准备?什么又是“往生”前要准备的功课?且让我们来看看,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蕅益大师,在《佛说阿弥陀经要解》的提要中所说:“信愿持名,一经要旨。信愿为慧行,持名为行行。得生与否,全由信愿之有无。品位高下,全由持名之深浅。”(译注:“信愿与持名,是此经的要旨。‘信愿’是坚定的行持,并可长养慧命;‘持名’是实践的功深;而能增上品位。决定往生与否,全凭有没有坚忍的信愿力。品位的高低,是取决于持名的坚毅一心。”)
言辞之中说出了,念佛者为往生前而作准备的心境,纯粹要以信、愿、行(净土的三资粮)来作为依归:
(一) 信:念佛者要相信有,深信依着佛陀的教诲,求生西方净土必能遂愿。
(二) 愿:念佛者当发至诚之心,祈愿命终时往生佛国净土。
(三) 行:念佛者当一心持名念佛、礼敬三宝,实践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的菩萨行。
行者能够以修行来调伏心境达到“深信切愿”,这个就是未来是否能“往生”的前提和关键之处。而《佛说阿弥陀经》中有云:“舍利弗,不可以少善根、福德、因缘,得生彼国。”经文中是说,众生欲往生佛国净土,不可以缺少,具有善根与福德的善因,亦可知两者对“往生”的助缘,实在是有必要的条件:
(一)善根:佛教的术语,指众生本来良好及善良的根性,譬喻为树根,能够增长善的思维与行为,故名善根。
(二)福德:泛指善业或德行的回报,亦有称作福报。譬如是修戒行、常行善业,以至是利乐众生,这些都是世间善行的福德。
由此可见,欲求往生者的心境的取向(发愿往生)、依循佛法修行及培养善根和积累功德,是将来祈求往生的众生,不可或缺的前行功课。莲生活佛更是慈悲地告诉我们,导引我们修行、净化心灵的佛法,到底是什么:“佛法是教我们清净的,所谓三密:口清净、意清净、身清净。密教里面的三密,就是用清净法去转化你自己累世的种种业障;让你可以明心见性成佛;让你可以看见自己原来的面目,这个就是佛陀教导我们的佛法。”又,“佛法就是真理,我们要专注思惟佛陀的正法,体认正法的重要性,领会其精微奥妙、又深又广的理趣。学会了它,可以得到安宁和快乐,其真实性和根本性,是平和的,是圆满的,是大智慧的,是没有烦恼的,是自主生死的,超越时间和空间,完全是离开苦、空、无常。”
3.2 “往生”资粮的修行功课
莲生活佛在书中曾经开示:“我以为往生佛国净土,不只是在‘中阴身’的解脱下功夫,其实亡者本人生平修行‘解脱道’及‘菩提道’,早日准备往生的资粮,这是最为重要的。因为亡者所以能够得到解脱,乃是他自己平时修行的资粮足够,人在往生之际于明光现前时,懂得如何去辨识,然后才能如修法般熟练地融入。如果一个人,平时连佛法均未听闻、未思、未修,就算在临命终时,大善知识如何劝说和教导,这个人依然在‘昏迷’之中,待见到出现的一些影像时,又以为是真实的世界。此等人的心识,仍然是幻想杂念不休不止,心识根本找不到何去何从,就算亡者听到劝导,他如同在世一般,固执己见,根本不知另外有其他的境界,于是,随着自己的业报轮回六道而去,亡者仍然在梦幻之中。所以,生前准备修行往生的资粮很重要,千万要注意,不可疏忽。”
在密教,我们要:
修四加行(四皈依、大礼拜、大供养、金刚心)。
守五戒、十善,守密教戒律。
修上师相应法(上师是大善知识)。
修本尊法(依止的佛国净土)。
修护法(守护修行)。
气。
脉。
明点。
转识成智(无上密)。
大圆满。
在显教,我们要:
守五戒、行十善。
修四圣谛(苦、集、灭、道)。
修四念处(观身不净、观受是苦、观心无常、观法无我)。
修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。
修八正道(正见、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正定)。
修十波罗蜜(十地)。
等觉妙觉。
莲生活佛说:“不管是显教或密教,我认为是‘显密圆通’的。我自己从‘道、显、密’一路走了过来,我不舍道、不舍显、不舍密,我专修净土,专修‘真佛密法’,一点也不冲突。我们知道,佛陀觉悟的正智,就叫作‘菩提’,菩提心亦即是求取正觉的心。佛在世时,教我们三种菩提:
(一)声闻菩提:修四圣谛法、修四念处,行者所得到正觉。
(二)缘觉菩提:修十二因缘,自观花开花谢而得的正觉。
(三)佛菩提 :修无上法、无等等法,得无上菩提,妙觉佛的果位,是最高菩提。
现世的佛教,又分五乘法:
(一)人乘佛教 :是修五戒法,生到人间来。
(二)天乘佛教 :是修十善法,升到天上去。
(三)声闻乘佛教:是修四谛法,得证阿罗汉果。
(四)缘觉乘佛教:是修十二因缘法,得证辟支佛果。
(五)菩萨乘佛教:是修六度法,得证等觉、妙觉,证无上的佛果。
莲生活佛主张,五乘佛教齐入,“人、天、声闻、缘觉、菩萨”皆可乘阿弥陀佛的大愿力,一齐证入阿弥陀佛真实的‘报土’。祂又指出,佛陀出生乃至是修行、悟道及度化众生,皆是在人间里成就佛果,所以,在六道里修行证道的最佳时机,便是在人间,也就是说,有缘众生在人间的时候,就要明确地认识往生佛国、成就佛果的佛陀教法,在世间修行之时,便要积累往生的资粮,决不能留待至‘临终’或是‘中阴身’的弥留阶段,才第一次接触到临终的救度,或是中阴身的救度,至少在亡者活着的时候,曾经有听过此等教示的经历,这样的临终救度,是最自然、也是最好的。更好的是临终者是曾经修过法的,有相应的,只要一教示,他马上就能够清醒而得到解脱。因为,倘若没有转世的观念(信),没有往生的观念(愿),没有中阴的观念(行),如何去教示?引领众生度过那茫茫的生死大海。
思考题 :
1. 什么是“净土的三资粮”?请详细论述之。
2. 众生修习佛法就是主要的“往生”资粮,你同意吗?试说出你的论点。
参考文献
〈007 因缘、因果、执著〉,收入《641偕汝谈心(二)》,取自:真佛般若藏,https://reader.tbboyeh.org/#/mybook?id=653&bookmark=c007(2020年8月2日)。
〈008 一心念佛〉,收入《640偕汝谈心(一)》,取自:真佛般若藏,https://reader.tbboyeh.org/#/mybook?id=652&bookmark=c008(2020年8月2日)。
《佛说阿弥陀佛经 第1卷》,取自:CBETA汉文大藏经,http://tripitaka.cbeta.org/T12n0366_001(2020年8月2日)
〈信愿法师:解释“善根”〉,取自:台湾学佛网,http://big5.xuefo.net/nr/article19/185140.html(2020年8月2日)。
卢胜彦〈012 修行的资粮〉,收入《163度过生死的大海》,取自:真佛般若藏,https://reader.tbboyeh.org/#/mybook?id=1000124&bookmark=c012(2020年8月2日)。
卢胜彦〈041 学佛法会有错吗?〉,收入《158孤灯下的思维》,取自:真佛般若藏,https://reader.tbboyeh.org/#/mybook?id=358&bookmark=c041(2020年8月2日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