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礼仪
第三章 临终者需知
第二节 如何发愿往生净土
2.0 前言
众生自始以来完全在“幻妄无明”之中存在,生命的起灭亦是幻妄无明的,一直都是任意受其摆布,常常以为世间的事业、名利、金钱、子女等是真实之相,直至临命终时才发觉,原来拥有的一切全都是幻相,方才明白“生带不来、死带不走”的真正道理。
临终者于这一刻,已能深深体会“五蕴皆空”的真实法理,但是,在这生死的关头要如何走下去?应如莲生活佛教导我们,“临终中阴”要作如是想,西方净土就是在你的面前,你但一心专注念佛,作为自己往生西方净土之想,这就是临终时的指要了。如蕅益大师有云:“诸佛悯念群迷,随机施化,虽归元无二,而方便多门。然于一切方便之中,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,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。”
昔日,莲池大师主张:“专持阿弥陀佛名号,亦胜一切诸余功德。持名则至心念佛一声,即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。以十念得生(依十念往生),生即不退,威灵不测,是大神咒;一心不乱能断无明、见自性,是大明咒;往生极乐,究竟成佛,是无上咒。”而莲生活佛说: “我们引导‘临终中阴’念诵他常念之佛号,是唤醒他;引导持诵他常持之咒,是唤醒他的传承密咒,一旦诵出此咒,即可相应,可乘此咒,逐渐上升结合明光。藉此来唤醒‘临终中阴’的正智,因为‘中阴’解脱肉身之时,同样要解脱无明、烦恼;解脱见闻、觉知,若能抛弃一切的我执,就是脱离一切束缚的时候,转识至清净的佛土,如法解脱而得证佛道,发愿求生极乐世界摩诃双莲池,在莲华中化生。”
2.1 如何发愿往生
“临终中阴”要如何发愿用功才有机会往生?在《无量寿经》中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,分有“三辈”(上、中、下三辈),“三辈”是依往生者生前发心、用功情况差别而分的。《无量寿经》原文如下:
佛告阿难:“十方世界诸天人民,其有至心愿生彼国,凡有三辈。其上辈者,舍家弃欲,而作沙门,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无量寿佛,修诸功德,愿生彼国。此等众生,临寿终时,无量寿佛,与诸大众,现其人前,即随彼佛,往生其国,便于七宝华中,自然化生,住不退转,智慧勇猛,神通自在。是故,阿难!其有众生,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,应发无上菩提之心,修行功德,愿生彼国!”
佛语阿难:其中辈者,十方世界诸天人民,其有至心,愿生彼国,虽不能行作沙门,大修功德,当发无上菩提之心,一向专念无量寿佛,多少修善,奉持斋戒,起立塔像,饭食沙门,悬缯然灯,散华烧香,以此回向,愿生彼国。其人临终,无量寿佛,化现其身,光明相好,具如真佛,与诸大众,现其人前。即随化佛往生其国,住不退转,功德智慧,次如上辈者也。”
佛语阿难:“其下辈者,十方世界,诸天人民,其有至心,欲生彼国,假使不能作诸功德,当发无上菩提之心,一向专意,乃至十念,念无量寿佛,愿生其国。若闻深法,欢喜信乐,不生疑惑,乃至一念,念于彼佛,以至诚心,愿生其国。此人临终,梦见彼佛,亦得往生,功德智慧,次如中辈者也。”
如经文所见,三辈往生佛国净土者,可分为上辈、中辈、下辈的众生,“上辈”者能发菩提心出家修行,修诸功德一心向佛,临终时便于七宝莲华之上自然化生,常住不退转的境地,智慧勇猛、神通自在;“中辈”者虽无缘出家,但也发至诚之心愿生佛国,亦有上求佛道、下化众生的愿力,奉持斋戒、供养僧众、诚心礼佛,修诸功德一心向佛,以此回向往生佛国,临终之时阿弥陀佛自会现其人前,与诸大菩萨前来接引往生佛国,住不退转境地,功德、智慧略逊于上辈者;“下辈”者对阿弥陀佛生起信受的清净心,常念诵阿弥陀佛名号,乃至十念,乐闻佛法、不生疑惑,心中至诚发愿往生西方极乐净土。当此人临命终时,便会如同在梦中得见阿弥陀佛前来接引,能够往生西方佛国,也同样地住于不退转之地。
慈悲的莲生活佛亦有教示临终者,应当如何发愿往生:“我莲花弟子,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,愿以净光照我,慈誓摄我,我今正念,称如来名,经十念顷,为菩提道,求生净土。佛昔本誓,若有众生,欲生我国,至心信乐,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,不取正觉。唯除五逆,诽谤正法,我今自忆,此生已来,不造逆罪,不谤大乘,愿此十念,得入如来大誓海中,承佛慈力,众罪消灭,净因增长,若临欲命终,自知时至,身不病苦,心无贪恋,亦不倒散,如入禅定,佛及圣众,手持金台,来迎接我,如一念顷,生极乐国,华开见佛,即闻佛乘,顿开佛慧,广度众生,满菩提愿。”
又,“十方如来怜念众生,如母忆子,若子逃逝,虽忆何为,子若忆母,如母忆时,母子历生不相违远,若众生心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。”上根器的众生:心在佛,任运常遮一切恶念;中根器的众生:设欲行恶,忆佛之故,恶不能成;下根器的众生:纵使随恶作恶业,心常下软,如身有香,自然离臭。这些人念佛修净土,临终之时,阿弥陀佛、观世音菩萨、大势至菩萨及诸圣众,必来相迎,往生佛国净土,这时候阿弥陀佛的亲临接引,是为证入报身佛土。
2.2 如何是正确的念佛法门
经文中常常见到及听闻“一心念佛、发愿往生”的教导和指引,但怎样才是一心念佛的概念、方法和作用?莲生活佛作出如此的法语开示:“我说显教净土宗,有一‘念门’,每日的清晨,漱口洗面,穿清净服饰(或海青),面向西或坛城。合掌,连声称念‘阿弥陀佛’,尽一气为一念,如是十气为十念。这念与气合一,不限次数,只在于:唯长唯久。气极为度。安详净心。调停得中。主旨是令心不散失,专一精进念佛,这是束心束气之净土念佛的法门之一。”
当中亦有提到,教人念佛的正确方法(口诀)和作用,念佛的口诀是:“佛问圆通,我无选择,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,得三摩地,斯为第一。”其中的重点就是‘摄六根、净相继、三摩地。’与《阿弥陀经》里所说的念佛三昧:“一心不乱。忆持念佛。三圣现前。往生净土。”二者本来就是层层递进、相辅相成。而念佛之法,主要的法义有三:
(一)深信净土殊胜,弥陀广大誓愿,的确实有。
(二)发愿往生深切,愿生极乐,不改心志。
(三)笃行念佛,语默动静,不令间断,恳切实在,决定往生。
思考题:
1. 临终者能从一心念佛中而往生佛国净土,但如何是“一心”所涵盖的范畴?请论述之。
2. 如何是“念佛”的口诀和要义?
参考文献
〈佛说无量寿经 • 第2卷〉,取自:CBETA汉文大藏经,https://tripitaka.cbeta.org/T12n0360_002(2020年7月28日)。
卢胜彦〈002我是先修「净土」〉,收入《275解脱道口诀》,取自:真佛般若藏,https://reader.tbboyeh.org/#/mybook?id=1000312&bookmark=c002(2020年7月28日)。
卢胜彦〈013 密教即身成佛〉,收入《163度过生死的大海》,取自:真佛般若藏,https://reader.tbboyeh.org/#/mybook?id=1000124&bookmark=c013(2020年7月28日)。
卢胜彦〈026 念佛与持咒〉,收入《163度过生死的大海》,取自:真佛般若藏,https://reader.tbboyeh.org/#/mybook?id=1000124&bookmark=c026(2020年7月28日)。
卢胜彦〈027莲花行者对中阴身的正智〉,收入《163度过生死的大海》,取自:真佛般若藏,https://reader.tbboyeh.org/#/mybook?id=1000124&bookmark=c027(2020年7月28日)。
卢胜彦〈029 度过生死的大海〉,收入《163度过生死的大海》,取自:真佛般若藏,https://reader.tbboyeh.org/#/mybook?id=1000124&bookmark=c029(2020年7月28日)。
卢胜彦〈089 万修万人去〉,收入《156清风小语》,取自:真佛般若藏,https://reader.tbboyeh.org/#/mybook?id=356&bookmark=c089(2020年7月28日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