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罗万象的佛学
第五章 佛法与人生
第二节 佛法如何看待子女?
世间的父母,都是希望有自己的子女,也希望子女能听话孝顺,望子成龙。然而,在明眼的圣人眼中,知道一些获得孝顺的儿女,是自己前世,春天的播种,秋天的收成,是自然的运行。而不是父母的努力,子女才会孝顺。也不是父母的不努力,子女才会不孝顺。孝顺与否,不必感激与诅咒,万物自然的运行,孝顺与否,全是自身的因缘果报而已。
莲生活佛告诉我们,子女是依因缘果报而生,有些人生子生女,其实就是生下一大堆的麻烦。子女与父母的因果牵缠甚深,是不是能依父母之意,并不一定。所以有时候,有些子女拖累父母一生一世,比没有子女更糟糕。
要知道有的子女是来报仇,是冤仇来结的恶果,人们喜欢子女的可爱,但却疏忽了子女正是冤家对头人来报仇雪恨的。有的子女来,倒是有益的,因为他们是善缘而来,是来报恩的,这些子女很可爱,明白父母的心,依父母的心去做,取悦父母,不用父母去操心,孝敬父母,父母有亏欠的,他必补偿之。有的子女是来结一结缘,就走了。这就是有缘则聚无缘散。
在遗传学中,子女的脸庞及习气,大部份都依着祖先及父母的遗传。子女的细胞,就是祖先父母的细胞遗传,所以脸庞及习气,互相有因果,甚至连业障也有因果。据《大宝积经》云:“父母及子有相感业,方入母胎。又彼中有欲入胎时心即颠倒。若是男者,于母生爱、于父生憎。若是女者,于父生爱、于母生憎。”由于父母与子女彼此的业缘牵引,子女的中阴才会进入母亲的胎中。若与父系有情缘的,生为女儿; 与母系有情缘的,生为儿子。佛教强调因缘果报,儿子女儿也都是业缘而成啊。这世间父慈子孝者少,其实当中有不可思议的因缘果报。有些人会问,祖父母作的恶,为什么孙子要受报应,这是什么因果?因果何在?明眼人会发现,其实祖父可能转世成为辈份中的孙子。祖母可能转世成为辈份中的孙女。像这种因缘牵缠的事,唯开悟者知之,世间的人是不可能明白个中道理。
莲生活佛体会到,父母与子女之间正是传承。两者无有分别。子女就是不可思议的自己。子女正是招果为因,克获为果。子女是梦。子女是幻。虽然有如此的认知,但当父母的,也有对子女的责任,要叫子女有家的依归,要使子女勿堕邪道,要教子女有善根,要引导子女勿忧伤悲哀,要为他们消解纷扰,要保护子女勿受病苦,要养育子女服务众生,要帮助子女建立家庭。这是父母之责。
至于子女的回报如何,是因果使然,勿怨天尤人。子女带给父母的,有的是幸福,有的是可怕,有的是欣喜,有的是哀伤,这完全是因果所致。在习于常存的观念之中,子女一定要听父母的话,但世人又如何知道,这一世的儿子,上辈子可能是自己的曾祖父,这一世的女儿,于过去世就是自己的曾祖母?其中的变化莫测,全是因缘。
佛教的因果伦理观,对于人们和下一代的品德培养非常重要,对构建一个和谐积极、真善美的社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。因此,当父母的行者,应该尽心尽力的去教育子女,为他们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及佛学伦理知识,至于未来的结果则不必去计较,也不要放在心上,一切都是无所谓。子女的存在与否,与真我的存在毫无关系。对于学佛修行者而言,证得真我的存在才是重要的,符合真理才是重要的,外在的子女有无,不要时时去计较,时时去关心。有子女无所谓,没有子女无所谓,子女夭折也无所谓。因为明白一切都是因果,所以一切都无所谓。因果一事,确切是波流不已,变化无穷。对子女的体察入微,明白了子女来的因缘果报,然后应机顺变,这便是大智慧。无论如何,修行人应超然于子女之外,不被其绑。
思考题:
1. 为什么子女必须听父母的话,是一世观念所造成的迷惑?
2. 如何在养育子女的同时,可以活得自在?
参考文献
《大宝积经》卷第五十六,取自:CBETA 汉文大藏经,https://tripitaka.cbeta.org/T11n0310_056(2020年3月19日)。
卢胜彦〈014第十四章:开悟者的子女之观〉,收入《080佛王之王》,取自:真佛般若藏,https://reader.tbboyeh.org/#/mybook?id=160&bookmark=c014(2020年2月14日)。
卢胜彦〈033子女的存在〉,收入《074无形之通》,取自:真佛般若藏,https://reader.tbboyeh.org/#/mybook?id=154&bookmark=c033(2020年2月14日)。